西藏民族大学朱亚成:以梦为舟,渡人渡己

梦,是心灵深处的低语,是未绽的花苞,是暗夜中的微光。从古至今,梦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期许,文人墨客将其诉诸笔端,化为千古绝唱;平凡之人在现实中跋涉,将梦作为前行的动力。倘若有一天,我…

梦,是心灵深处的低语,是未绽的花苞,是暗夜中的微光。从古至今,梦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期许,文人墨客将其诉诸笔端,化为千古绝唱;平凡之人在现实中跋涉,将梦作为前行的动力。倘若有一天,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,这看似奇幻的设想背后,实则蕴含着温暖与力量,是爱与希望的传递,更是一场渡人渡己的心灵之旅。

将梦赠予他人,是一份纯粹的善意与温暖的传递。如同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张桂梅校长一样,将读书梦、求学梦、高考梦赠与贫困山区学生,并连续15年为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学生送考,感动了无数国人和网友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,或宏大,或微小,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,难免会遭遇挫折与迷茫,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。此时,一份他人赠予的梦,就如同黑暗中的明灯,为其照亮前行的道路。就像在贫瘠山区中,支教老师将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梦种在孩子们心中,如2025年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杨红梅扎根乡村,匠心育人。那些孩子们或许从未走出过大山,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懵懂与未知,但支教老师通过讲述外面的精彩,展示知识的魅力,让孩子们拥有了对未来的憧憬。这个梦,让孩子们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中坚持下去,也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起点。这种善意的传递,让梦有了温度,让受赠者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与关怀。

赠予他人梦,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升华,是一场渡己的修行。当我们用心去构思、传递一个梦时,需要跳出自我的局限,去感受他人的需求与渴望,这一过程促使我们不断成长。同时,在帮助他人实现梦的过程中,我们也能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。就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、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,他将“让所有人远离饥饿”的梦赠予全世界。为了实现这个梦,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间,不断进行水稻研究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不仅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,也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彰显。他的梦,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,也让他自己的生命焕发出耀眼的光芒。通过赠予梦,我们能够突破自我的小天地,融入更广阔的世界,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,实现心灵的成长与自我超越。

然而,梦的赠予并非随意为之,需要真诚与智慧。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,而应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,给予真正契合其需求的梦。就像父母在教育孩子时,不应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行灌输给孩子,而是要发现孩子的兴趣与天赋,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梦。同时,赠予梦之后,更需要给予实际的支持与引导,助力他人将梦变为现实。否则,梦就只是空中楼阁,虽美好却遥不可及。只有用真诚去呵护梦的种子,用智慧去浇灌培育,才能让梦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。

以梦为舟,渡人渡己。当我们学会将梦赠予他人,世界便会充满更多的希望与温暖。每一个被传递的梦,都有可能成为改变人生的力量;每一次善意的给予,都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与升华。愿我们都能成为梦的使者,在赠予与收获中,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,让这个世界因为梦的传递而变得更加美好。(注:根据2025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有感而发)

作者简介:朱亚成,男,湖北荆州人,博士,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、全国教育规划项目主持人、《四川体育科学》编委兼外审专家,主要从事藏族赛马节与学校体育学研究。平时酷爱阅读、写作、书法。】

返回顶部